夏邑高空作業車電話【吳圩附近有高空作業車的電話嗎】
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夏邑高空作業車電話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夏邑高空作業車電話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來源:商丘日報-商丘網
馬步青接受晚報記者專訪
馬步青向記者介紹烈士陵園情況
閱讀提示
他從事人民調解工作,幾十年調解民間糾紛2000餘件,被評為“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”。他退伍回到家鄉,調整產業結構、發展集體經濟、提升村容村貌,被評為河南省“最美退役軍人”。他查找史料、走訪長者,在縣委、縣支持下修建革命烈士陵園,傳承紅色基因。他就是馬步青。
1 他是調解達人
4月23日,記者在夏邑縣馬頭鎮白廟村見到馬步青的時候,他剛從山西長治回來。“這一段往長治跑兩趟了。我們旁邊業廟有個在長治打工的年輕人,到一個破產的企業廠區裏拿東西往外賣,被當地警方給抓了。他家裏人都是種地的,法律啥的都不懂,找到我幫忙。我就往那邊去,一方麵是做辯護,年輕人不懂事再加上初犯,請酌情處理;一方麵是讓孩子好好配合,爭取減刑。”今年62歲的馬步青從事調解工作已經有37個年頭,這樣的事他也記不清遇到過多少件了。
馬步青1979年1月入伍,1984年1月退伍。回到家鄉後,他當選為村民調主任。“說起來,這個活真的是吃力不討好,自己累不說,有時候還得墊錢。但我是一名員,這事別人不幹我就得擔起來。這麽多年幹下來,也是駕輕就熟。看到雙方握手言和,我就特別有成就感、自豪感。”為了做好民調工作,馬步青擠出時間自學法律法規條款,“我一直在學習法律知識,用法律法規武裝頭腦,調解有了理論支撐,更加得心應手!”
馬步青奔赴千裏和包工頭鬥智鬥勇的故事一直在十裏八村流傳。馬頭鎮劉大莊村28歲的小峰在南京一家建築工地意外身亡,包工頭以各種理由推諉,不願賠償。小峰家人到了南京舉目無親,萬般無奈之下就給馬步青打了電話。接到求助電話後,馬步青立即趕赴南京。見包工頭前,他先圍著工地“偵察”了一圈,心裏有了底。“你們的安全規章製度在哪?這是高空作業,應該有安全員,安全員又在哪個位置?上崗前有沒有培訓?拿沒拿到上崗證?”一連串的發問,將工地負責人給震住了,一句話也回答不上來。隨後,馬步青各條法律法規張口就來,講明利害關係,最終達成了賠償協議。
白廟村地處夏邑縣和安徽亳州交界處,馬步青由自己所在的白廟村人民調解委員會牽頭,在馬頭鎮黨委、鎮的支持下,召開了第一屆治安聯席座談會,由周邊多鎮的派出所、司法所,以及沿邊村的民調主任參加,建立配合機製,排查不安定因素,製訂調解方案。排查中,他們發現亳州市段木園行政村郝樓自然村經常和白廟村的南街、西街因地界不清發生糾紛,治安聯席座談會把這個案件作為突破口,由馬步青帶領兩地群眾代表,拿出邊界圖丈量土地,很快查清了邊界,並通過互換土地的方式,修了一條寬5米、長200米的生產路,修通了排水設施,解決了安徽這幾個村的出行難問題,兩省群眾無不拍手稱快。
2020年8月,劉白路白廟街十字路口發生了一起車禍,一人身亡。雙方找到了馬步青進行調解。“8月20日上午,者家屬和另一方來我這。者家屬說話泣不成聲,情緒十分激動,幾乎崩潰,而另一方則認為賠償款過高,雙方無法交流。”馬步青按照相關法規,計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賠償金額,以此為依據,分別做雙方的工作。對者家屬,馬步青向他們解釋有關法律法規及賠償標準,同時又勸說另一方將心比心,體諒者家屬的心情,再多給予適當補償。經過馬步青耐心細致的調解,雙方最終在賠償金額上達成一致,並且者家屬願意出具諒解書。
馬步青是市、縣人大代表,他根據自身工作經曆和接待訪民了解到的情況,提了很多好的議案。今年,馬步青準備提關於案件回訪的一份議案。“犯罪嫌疑人被判刑送進監獄,是希望他們接受改造,好好做人。我的建議是建立回訪製度,到犯人家中,看看家庭情況如何,如果困難加以幫扶,讓犯人能安心服刑。同時和犯人家屬共同努力,用親情感化,讓犯人在監獄積極配合改造。”馬步青關於夏邑縣清涼山遺址保護的議案,已經被縣委、縣納入規劃,準備投資6500萬元在原址修建清涼山文化公園。
2 他是致富帶頭人
走進白廟村,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玉蘭大道、別致的徽派建築、草木蔥蔥的街邊綠地、寬敞的村民廣場。2000年,馬步青擔任白廟村村委會主任,他帶領全村人積極利用地域優勢,大力發展商貿流通。自1999年舉辦夏邑縣白廟物交會至今,每年農曆十月十六至二十六,來自各地的小商販聚集這裏開門辦店,帶動全村發展。他利用國家項目資金167萬元建設的一個大型扶貧車間,生產優質粉絲,效益可觀,為當地貧困戶提供了200個工作崗位,每年向村裏交租金16萬元,這些資金全部用於白廟村的扶貧工作和公益事業。他帶領村民們種植藥材,向土地要效益,村民收入節節攀升。白廟村先後被省住建廳命名為“中州新村”,被市委命名為“市級文明村”。
“我們村有400多畝的藥材種植規模,是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。說起種植藥材,還跟我調解的一起糾紛有關。糾紛的一方也是本地人,但常年在廣西欽州做藥材買賣,當時他邀請我到了欽州一定要找他,我也沒在意。幾年後,我到欽州去調解一個糾紛,就去他那看看,規模那個大啊,我趕緊給鎮長打電話,一定要留住這個老鄉,支持我們地方發展……”就這樣,白廟村的中藥種植成了規模。
3 他是烈士守護人
白廟村是紅色革命搖籃的根據地,根據《商丘黨史》和《夏邑文史》資料記載,1940年春,新四軍六支隊在永城龍崗和白廟一帶活動,奉命駐紮白廟村牽製日軍,掩護大部隊向碭山、豐縣、沛縣挺進,不料被日軍發現,日軍用電台聯絡商丘、亳州兩地駐軍向白廟夾擊,六支隊二連被堵在白廟村東北地一條溝裏作頑強抵抗,終因彈盡糧絕、寡不敵眾,未能突圍成功,七十二名將士全部犧牲在這裏。戰鬥結束後,時任白廟村村長的姬恩玉帶領群眾將烈士遺體掩埋。
七十二烈士的事情一直是白廟村群眾心裏的一件大事,為烈士建陵、為烈士守墓也成為馬步青的一大夙願。在他的積極努力下,經上級批準,1996年6月,夏邑縣人民在白廟村修建了夏邑革命烈士陵園,2013年4月又重新修繕,成為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時刻激勵著子孫後代愛黨愛國。
烈士陵園建成以來,馬步青幾十年如一日,一直守護著這座紅色革命聖地。他接待60餘批次前來拜謁的各界群眾,講解革命曆史,並深入到機關、學校做革命傳統教育報告,營造了尊崇英雄、尊重烈士的良好氛圍,受到人民群眾的讚譽。
策劃:張浩哲 秦培林
文\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刁誌遠
圖\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靳文慶
本文來自【商丘日報-商丘網】,僅代表作者觀點。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